日前,何梁何利基金官网更新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提名系统”,标志着2025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申报工作已经启动。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有关部署要求,为规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我们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178号)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据《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有关法律法规,省科技奖励委员会组织对2023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进行评审,经研究,决定对2023年度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林鸿宣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林尤舜团队合作,首次提出精准调控植物激素赤霉素(GA)到合适的中等水平是同时提高水稻碱-热抗性和产量的关键,并发现了一个有潜力成为“后绿色革命”基因的ATT2,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策略,对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和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1月30日,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
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教授庾强联合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3个国家19家单位的科研人员,发现了非优势物种这一“密码”,为更好地了解在未来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情况下,草原ECO怎样响应长时间的干旱提供帮助。1月30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上。该论文也是北京林业大学建校70多年来首篇《自然》正刊论文。
从先进的免疫疗法到自驱动实验室,从生物修复到光子计算,英国《自然》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列出了2025年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技术方向。这些技术围绕可持续性和人工智能(AI)这两大核心关键词,将掀起新一轮创新浪潮。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只是出于传递信息的需要,并不代表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别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若不希望被转载或者可以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FIE News: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林扬明研究员——低熔点金属促进Pt基金属间纳米晶合成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团队:流动电极微生物电合成提高产物生成速率及降低能量消耗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