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市口腔医院里,有一个神秘的科室,叫做“预防口腔科”。“预防口腔科?难道是教大家刷牙的吗?”对,但不完全对。该院预防口腔科主治医师陈嵩介绍,预防口腔科除了口腔健康教育,还包括治疗儿童及成人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外伤以及乳恒牙早失的间隙管理、窝沟封闭和涂氟等。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一块儿来看看专家给出的儿童牙病的防治小妙招。
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3岁年龄组乳牙患龋率50.8%,4岁年龄组乳牙患龋率63.6%,5岁年龄组乳牙患龋率71.9%。由此可见,儿童龋齿发病率亟待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陈嵩医生介绍,青少年儿童是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做好口腔保健,有利于其一生的健康。为此,她提醒,预防龋齿不能简单看成孩子一个人的事,而应该以家庭化形式来进行,父母热情参加进来,以身作则,共同来防患于未然。这就必须要做到:首先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每次刷牙2-3分钟;其次,吃完食物,养成及时漱口的好习惯;再次,少食用含糖食物,比如饼干、巧克力、汽水、果汁、奶茶等等,家长购买前要学会看配料表,远离这些容易导致龋齿的零食。最后,养成按时进行检查牙齿的习惯,是因为乳牙的矿化程度低,比恒牙更容易蛀。而且,乳牙一些轻微的炎症和龋坏是没有感觉的,小朋友对牙痛的敏感程度也不如成人,有的很严重但并不疼。因此,不能简单地用疼与不疼来判断牙齿疾病的严重程度。为了及时干预,避免蛀牙,建议从孩子长牙开始,定期口腔检查和涂氟,必要时进行窝沟封闭,做到防患于未然。
尤其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孩子6~8岁时长出的六龄牙,因为是从牙列最里面悄悄长出来的,而且是不会替换的恒牙,一旦龋坏就是不可逆的。因此,这个时间段,家长应该及时带小朋友来医院做窝沟封闭,预防龋病。
孩子天性顽皮,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磕碰导致牙齿受伤甚至脱落也时有发生。那么,遇到“牙外伤”如何科学处理?陈嵩医生介绍,遇到牙外伤时,大家不必惊慌,第一时间采取科学的措施,还是可能救活牙齿的。
如果牙齿脱位,整颗牙掉出来了,应立即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及时去医院。一般来说,在1小时内进行牙齿再植,效果最佳。拿脱落的牙齿也是有讲究的,用手指轻轻拿住牙冠,不要碰到牙根,用清水冲洗掉牙齿上脏东西后,放入牛奶、自来水、生理盐水内保存,或含于舌下,保持湿润,绝对不可以用餐巾纸或布等其他东西包着去医院。
如果是牙齿断了一截,应寻找缺失的牙齿部分,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后暂时储存在生理盐水或牛奶中,并尽快携带就医。24小时内就医效果佳。需要提醒的是,有些时候,牙齿外伤后发现牙齿没有断裂或脱落,依然不能掉以轻心,需及时面诊,必要时拍片判断牙根是否损伤或牙齿是否隐裂,尽早处理避免伤情扩大加重。
我们每天刷牙,每天用牙膏,但是大家有没有仔细看过我们用的牙膏呢?牙膏要怎么挑呢?“牙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含氟。”陈嵩介绍,所谓含氟牙膏就是牙膏里面加了一些氟化物,比如说氟化钠、单氟磷酸钠、氟化亚锡等。通常牙膏名字里有“防蛀牙膏”“含氟牙膏”或者在牙膏的成分表里有这些带有“氟”字的成分。
牙膏为何需要含氟呢?简单来说,氟化物可以明显降低蛀牙的概率。氟不但可以预防蛀牙,还能够让早期脱矿的牙齿再矿化。有人担心牙膏含氟会不安全,其实只要控制好量,就是很安全的。陈嵩医生说,含氟剂量儿童和成人是不一样的,小朋友就选“儿童含氟牙膏”或者“儿童防蛀牙膏”。如果是3岁以下的小朋友,牙膏只需要用米粒大小;3~6岁的小朋友,用豌豆大小的牙膏;6岁以上的小朋友,用黄豆大小的牙膏。如果是大人,选“成人含氟牙膏”或者“成人防蛀牙膏”,用1cm长度的牙膏就可以了。当然,还要配合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天刷牙2次,每次2~3分钟,才能让含氟牙膏充分的发挥作用,保护我们的牙齿。
该数字报电子版半年内的所有报纸版面为免费阅读,其他版面开始收费阅读。更权威的资讯,更便捷的形式,更周到的服务将大幅度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