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钠对牙齿有保护作用,能够预防龋齿并促使早期龋齿恢复,但需咨询医生并由专业医生操作。如果自行滥用,可能因为体内氟浓度过高,引发毒性反应,并容易对牙齿造成伤害。
氟化钠属于氟化物,主要沉积于牙齿、骨松质中,进入牙齿后能够降低釉质的溶解度,影响牙齿的形态,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釉质的再矿化,增加牙齿的耐腐的能力,对牙齿有保护作用,有利于牙齿自洁,还能起到抗龋作用,对于早期龋齿也有一定治疗作用,可以到口腔科就诊并完善口腔检查,在医生指导下并由专业医生操作,尽可能减少牙齿损伤。
1、急性中毒:短时间之内摄入大量氟化钠,会造成急性氟中毒,表现出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对牙齿的伤害不明显,需要立即到医院急诊科就诊,通过洗胃、催吐等方式治疗,减少氟对机体的伤害。
2、慢性中毒:经常使用氟化钠,尤其是处于牙齿发育钙化期人群,可引发机体慢性中毒,致使牙齿釉质矿化不良、牙釉质发育不良等,观察牙齿光泽变得黯淡,牙尖、唇颊面出现白垩色的斑块、条纹,并与牙齿切缘平行,容易被染色而呈黄褐色、棕黑色,严重时牙齿表面会有多个凹面,致使牙齿形态异常。不立即处理时牙釉质、牙本质会发生颜色改变,容易被磨损且易有色素沉着,需要及时控制氟摄入量。
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格外注意口腔卫生,养成勤刷牙、勤漱口习惯,避免滥用含氟牙膏、含漱液等,以免引发牙齿损伤。假如发现牙齿有异常表现,可以前往医院口腔科就诊,做鉴别诊断。